第(2/3)页 《骄傲的少年》中激昂的少年音。 《孤勇者》中的锋锐撕裂。 《赤伶》中的悲壮戏腔。 《如愿》中的醇厚温柔。 每一种嗓音的转换,都完美的适配了作品本身,极大的加强了作品的氛围感和情绪感染力。 《海底》这首歌也是如此。 主歌部分,宁洛空灵而又缥缈的嗓音,仿佛是从天际飘来,带着一种梦幻般的质感,润物细无声的飘入听者的内心。 而在rap部分,宁洛的嗓音又变得低沉且醇厚,极具厚重感,在平淡的曲调之中,掷地有声的沉沉击在听者的心上。 这种厚重感,就是很多听众感受到的那股“梵音”味道的根源所在。 但其实,通过编曲,我能感觉到,宁洛在表达“厚重感”上面,还是有些吃力的。宁洛对声带的掌控能力毋庸置疑,绝对是怪物级别的天才! 但他的嗓音先天偏高偏细,很难在较低的音域内找到那种厚重感。 不过宁洛很聪明的通过多重声道叠加的方式,达到了类似的效果,甚至还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那股冲击性。 不得不感叹宁洛在音乐方面的嗅觉和巧思。 总之,宁洛刻意调整的嗓音,搭配上极强的唱商,极大削弱了这首“抑郁之乐”的负面情绪,增添了满满生机与希望。 以温暖的力量,治愈受伤的心灵。 特别是最后四句,明明唱的是“来不及,来不及”,但我听到的,却好像是“来得及,来得及”。 人间不值得,但明天可能是个好天气,我有歌要唱给你听。 多留一会儿,听听人间希望,看看人间四季。 万物皆有裂痕,那是光进来的地方。 光,终会穿进海域,飘进山谷,照进伱心。】 【最后,我还是想要吐槽一句。 虽然mv很符合歌曲的意境,但跟这首歌的“重量”相比,多少还是有点太简陋了吧! 全程航拍大海和海豚?认真的吗?? 第(2/3)页